北緯31度,締造了藍色星球無數的傳奇與神秘。而中國的北緯31度,更是孕育出文明的生生不息。10月9日,《神奇的北緯31度——神奇綠谷里的生態迎駕》地理宣傳片正式發布。該片深入探訪安徽迎駕集團,探尋中國北緯31度醉美酒鄉的生態傳奇。

《神奇的北緯》是新華網推出的系列地理宣傳片,以“從北緯,發現寶藏中國”為欄目宗旨,從地理視角出發,聚焦產地優勢,旨在強化消費者對商品原產地認知。欄目選取行業內具有鮮明特色和影響深遠的代表,詮釋在綠色發展理念引領下從中國制造到中國質造的產業轉型。
《神奇的北緯》探訪醉美酒鄉
“山之南山花爛漫,山之北白雪皚皚,此山大別于他山也”。作為秦嶺褶皺帶的延伸,大別山是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分水嶺,山南麓的水流入長江,北麓的水匯入淮河。
大別山的主峰白馬尖,海拔1777米,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境內,與迎駕酒廠所在地直線距離不過數十公里。站上白馬尖,雖然身邊的崇山峻嶺氣勢磅礴,但仍感一覽眾山小,這里生長著江淮流域規模巨大的原始森林,置身行走在參天大樹下,奇松怪石、遠山近景目不暇接,森林負氧離子令人酣暢淋漓。
迎駕貢酒所在的霍山,有著“神奇綠谷”的稱號,地處大別山國家生態功能區核心區域,也是淮河一級支流淠河的源頭,森林覆蓋率達到76%。這里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,全年相對氣溫15—20℃,生物物種6500余種,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高于世衛組織標準40-60倍。
四季輪轉,生命律動,多元的風物與氣象,共同造就了世界美酒特色產區、中國好水縣、中國竹子之鄉、中國天然氧吧、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、全國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實踐創新基地。大別山腹地的重重秘境,吸引來中華秋沙鴨、藍喉蜂虎等不計其數的珍稀動物,讓霍山成為生靈棲息的和諧家園。
真正成就霍山神奇的密碼,藏在萬畝竹海之下。從大別山主峰白馬尖奔騰而來的潺潺泉水,滋養了霍山石斛、赤靈芝等上千種名貴藥材;山澗泉水流經60萬畝茫茫竹海,經竹根層層吸收過濾,水中蘊含鍶、偏硅酸等多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,清冽甘甜,當地人稱為“竹根剮水”。富含礦物質與微量元素的剮水,釀造出風味獨特的好酒。
酒是天人合一的產物。中國傳統釀酒技藝遵循“天人共釀”,這里的“天”,是指自然。白酒不僅要有獨特風味,而且要喝得健康,能節約資源、保護環境,進而達到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統一。作為中國生態釀酒的倡導者,迎駕貢酒對“天人共釀”理解得更為深刻。
好山好水, “天人共釀”的生態底色
大自然是最好的釀酒師。生長于霍山的好山好水之中,迎駕貢酒意識到“生態”對釀酒的重要性,在行業內最早提出生態釀酒理念,成功構建了“生態產區、生態剮水、生態釀藝、生態循環、生態洞藏、生態消費”六位一體的全生態產業鏈模式。
依托大別山自然保護區內的竹根活水——剮水,迎駕貢酒經由泥池老窖、長周期天然發酵工藝,歷經 69 道核心傳統工序釀造而成。
迎駕原酒封藏于黃巖洞。洞內冬暖夏涼,常年保持著20℃的氣溫和85%的濕度,非常適合各種微生物的生長。適宜的溫度、濕度與微生物群落形成了優良的貯酒環境,對酒的老熟生香起到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。
釀造生態白酒并非易事,不僅需要釀酒的原糧與水達到生態要求,還需要釀酒的生產工藝、釀酒的生產環境達到生態要求。在迎駕廠區,注重生態釀造的理念貫穿到每一個細節中。生產所產生的有機廢液、廢水,用來發酵制成沼氣為燃燒鍋爐提供動力;廢糟被制成飼料,循環使用;廠區的屋頂安裝了太陽能光伏發電。
人與自然的平衡,驅動著北緯31度生命不息。人類與自然共生,傳統與科技共舞,賦予迎駕貢酒更持久的生命力。
迎駕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、總裁倪永培表示,正是對生態發展、綠色發展的堅持,讓迎駕從霍山出發、走向全國,邁入中國白酒主力陣營。迎駕以敬畏之心堅守職操,以敬畏之心服務產業,以敬畏之心發展產業,創新中國白酒產區表達,探索出一條生態白酒品牌發展之路,為白酒行業生態發展打造典型樣板。